近日,经市政府同意,《泉州市“十四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专项规划》正式印发实施。现对规划背景及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背景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而编制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赋予了福建省“核心区”重大角色,同时明确将泉州作为国家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和“先行区”。
2014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大局和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布局,全力推动海丝先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福建省高质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和《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旨在阐明规划期内(2021-2025年)泉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尽快实现中共泉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关于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将泉州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国际海丝中心城市。
二、发展目标
至2025年,在全方位推动21世纪海丝先行区建设上迈出重要步伐,探索海丝建设新路径,打造海丝合作新样板,充分发挥先行区的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建成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国际枢纽港,成为我国面向海丝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新门户。具体目标包括:(一)区域互联互通枢纽地位逐步确立。(二)国际国内竞争新优势稳固夯实。(三)两岸融合发展路径日益多元。(四)国际海丝中心城市初具雏形。
三、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互联互通枢纽规划建设。积极融入省上“丝路海运”“丝路飞翔”等重点工程,优化港口布局,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积极推进泊位扩能和航道扩容工程,提升海丝枢纽港口门户功能。二是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工程。做强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海丝经贸合作主导力;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海丝现代服务业辐射能力;强化贸易支撑体系建设,推动海丝经贸上台阶。三是推动海上泉州新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实施海洋强市战略,加快建设“海上泉州”,深耕已有海洋产业基础,壮大优化传统海洋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海洋产业,强化现代海洋产业合作,推进“智慧海洋”建设,深化海洋环境治理合作、海洋科技合作等。四是拓展港澳侨工作新格局。加强海内外华侨华人血缘、宗亲联系,拓展与华裔新生代的沟通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深化泉港澳侨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华侨华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展新途径,打造侨商、民商合作新平台,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是创建海丝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进一步统筹“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与传承弘扬,凸显“中华海洋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和“世界遗产文化旅游圣地”角色定位,争创海丝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六是推动泉台深度交流合作。加强产业合作,精准对台招商引资引智,促进两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协作。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助推两岸设施联通,加强民间经贸文化交流,努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四、项目支撑
“十四五”期间,围绕海丝先行区建设依托的重大项目和事项,《规划》从五个方面梳理汇总海丝重大项目73项(含策划、前期和在建项目,总投资额1329.68亿元):
1. 建设海丝互联互通开放平台,生成重大项目28项,总投资826.3亿元。
2. 深化海丝经贸产业合作,生成重大项目26项,总投资218.82亿元。
3. 推动海丝人文国际交流合作,生成重大项目13项,总投资263.86亿元。
4. 推动华侨华人和台港澳同胞参与海丝建设,生成重大项目5项,总投资20.7亿元。
5. 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城市合作,生成重大项目1项。
《规划》还研究策划海丝重大事项28项,与海丝重大项目一同作为推进海丝工作的重要抓手,将持续推动泉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