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全省推广!我市3项典型经验入选
来源 :泉州市发改委 时间:2024-06-07 16:05 浏览量: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营商办)推出2024年首批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经验做法,其中,我市3项典型经验做法入选。这些改革创新举措从实际需求和热点问题出发,聚焦优化政务服务、提升企业政策兑现便利水平、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典型案例一:泉州市上线“政策找企” 量身定制红利“直达快享”

  一、背景情况

  泉州市上线惠企政策直达兑现平台,实现政策兑现“一门受理、限时办结”,2023年7月,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上线“政策找企”,通过政策标签化和企业具象化,实现政策精准匹配,精准推送,快速兑现。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超20万家,发布惠企政策超5000条,2023年兑现惠企政策资金超53亿元。

  二、主要做法

  政策匹配“准”。一是智能拆解,构建标签式政策库。运用AI技术识别和提取关键信息,将政策申报条件、奖补标准等关键要素进行标签化拆解。二是融通数据,建立多维度企业库。依托泉州市汇聚共享与应用平台实现涉企政务信息数据统一汇集,构建多维度企业画像。截至目前,已为40余万家工商登记企业主体预建立基础画像。三是精准匹配,惠企政策自动“上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通过对政策画像和企业画像的智能比对,实现政策与企业自动匹配,奖补资金自动测算,助力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项目申报“便”。一是极简体验,一键链接政策。为了给企业极简、便捷的操作使用体验,平台实现企业无需注册,输入名称即可一键匹配适用政策。二是一网通览,一站申报。平台融通市、县两级惠企政策,统一申报入口,企业可一站式申报,实时查询奖补进度、实时催办。

  奖补申兑“快”。一是即申即享政策“快审快拨”。实现政策兑现全流程线上化,通过部门协同,将原有9个环节压缩到6个环节以内。开发批量核验功能,5分钟即可完成企业失信审核。即申即享类政策企业兑现时效从120天压减到40天。二是免申即享政策“智审快拨”。扩大免申即享的政策范围,全市免申即享政策865条,5天内可完成资金拨付,2023年以来,免申政策惠及企业超4000多家,下达奖励资金超8亿元。

  典型案例二:泉州南安市专项监督恶意职业索赔 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市场监管领域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职业打假人对食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迫使企业和解,从而获得高额赔偿。恶意投诉举报和复议诉讼,对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和法院的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冲击,部分中小企业因此陷入发展困境。南安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整治恶意职业索赔专项监督活动,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保障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强化调查研究,厘清治理难题。一是清底数。恶意职业索赔呈现团伙化、年轻化趋势,手段多样、反侦查能力强,通过微信语音开会、印发教材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规模不断扩大,恶意索赔人极少被刑事追责,市场主体深受困扰、经营压力倍增。南安市人民检察院扎实开展调查核实,先后走访南安市市场监管局、司法局等行政机关20余次,全面摸清底数。二是问企需。南安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南安市市场监管局、工商联等部门组织开展“恶意索赔恶化营商环境情况”专题问卷调查,走访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 344 人次,了解掌握企业真实需求,从中发现市场主体反映遭遇恶意索赔的一批案件线索,占问卷调查反馈数的13%。三是多沟通。投诉举报平台无须实名制的现实情况,造成恶意职业索赔难认定、难处置,亟需形成整治合力。南安市人民检察院牵头联合法院、公安、市场监管、司法行政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推动齐抓共管、同向发力。

  强化诉源治理,抓好精准监督。一是向南安市市场监管局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南安市市场监管局年均受理投诉举报上万件,其中存在大量恶意投诉举报件,耗费行政执法办案资源,企业迫于压力无奈进行和解赔偿,市场经济秩序受到严重干扰。南安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市监局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促成建立恶意投诉举报认定标准并制作行刑衔接移送标准和流程图,不予受理 100 件恶意投诉举报。二是向法院制发民事审判程序违法检察建议。详细梳理法院办理的90余件网络购物纠纷案件,针对法院未及时查询当事人涉案情况、认定普通消费者及不安全食品标准不一导致类案不同判的情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书,促成法院加强当事人涉案查询力度、类案检索,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斩断恶意职业索赔惩罚性赔偿利益链条。三是向政务服务中心等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联合行政机关摸排投诉举报10次以上的人员 2060 名,筛选举报频次上千的人员样本,依法向12345政务服务中心、法院等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重点关注并仔细甄别恶意职业索赔人情况,促成依法处理。

  强化综合履职,提升治理质效。一是依法打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犯罪。联合多部门建立恶意职业索赔行刑衔接线索移送机制,细化认定标准。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敲诈勒索违法行为线索,依法惩治恶意职业索赔犯罪行为。二是强化业务指导。联合市监局、工商联等部门对辖区内企业加强培训指导,先后组织知识产权、食品安全等培训会7场次,对被集中投诉的行业、经营者开展行政指导,300多个市场主体接受培训指导,规范经营意识有效提升。三是推动全面开展监督。及时向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推动泉州市人民检察院部署全面开展恶意职业索赔专项监督活动,形成监督合力,共破治理难题。

  三、取得成效

  南安市人民检察院践行综合履职,推动法院、行政机关等多方协作配合,为各类市场主体解难题、办实事,共同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典型案例三:泉州市鲤城区打造“AI智能政务助手”

  一、背景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就数字政府建设、优化政务服务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4月,鲤城区打造“全速办”政务服务品牌,推出“AI智能政务助手”,以“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该平台于2023年12月上线公测,2024年1月底正式发布启动。

  二、主要做法

  破解大白话,释放数据价值。鲤城“AI智能政务助手”融合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智能推理等自然人机交互技术,将用户的语音自动识别转化为文字,提取关键词,实现智能回复,若反馈的信息不够精准详细,在“猜你想办”模块还罗列了其他事项信息,实现智能推荐、用户自主服务,切实构建了“能听会答,有问必答”的服务平台。

  完善知识库,夯实服务基石。为最大限度发挥“AI智能政务助手”智能知识库价值,鲤城区不断完善政务助手的智能知识库。一是构建全业务范围知识库。在归集各承办单位原有知识库的基础上,与“福建省网上办事指南”“区政策文件库”等建立知识互联互通,涵盖税务、医保、教育等39个部门知识,收录近3000项办事服务事项,输出大约10万条政务问答知识,覆盖高频知识量达上万条,建成了权威准确、标准统一的问答智能知识库。二是建立“大家来找茬”机制。印发《关于 AI 政务问答平台上线测试的通知》,面向全区15个业务受理部门、8个街道和办事群众近千人进行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高频事项办理问答和兼容性测试在内的上线测试。通过海量测试,结合各部门、广大市民的反馈和使用情况,不断优化“AI智能政务助手”的算法、性能、精准度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群众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三是基于数据挖掘实时更新。AI智能政务助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和处理文本、语音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学习和提高自身的问题解答能力,提高问题解答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从而真正实现“千人千面”。

  扩展业务链,提升服务质效。鲤城区致力于最大限度发挥AI智能作用,着力打造综合性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一是一体式服务。政务助手涵盖政务服务、视频办、政务公开以及数智门牌四大板块,其中,“政务服务”板块对接省网上办事大厅,涵盖个人服务、企业服务、公共服务等8个服务模块;“视频办”板块设置个人综窗、法人综窗、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工程建设项目、招商项目“帮代办”6类客服人员,通过“人工客服+视频通话”的方式,提供业务咨询、同屏指导、在线帮办等服务;“政务公开”板块集纳区“政策文件库”数据,可便捷查询相关政策内容;“数智门牌”板块涵盖146项高频事项分类,能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情景式“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二是数智人服务。以海丝家族IP为原型,打造代表鲤城政府形象的虚拟政务数智人“全全”,创新交互式问答响应方式,让智能服务更温暖贴心。

  三、取得成效

  政务咨询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避免因工作人员差异化导致答复不一致情况,为政务服务人员分流了50%的业务咨询量,提升服务效率同时降低行政成本。

  政务数据共享更加方便快捷。有效集成政府部门数据信息,实现数据规范采集、标准统一、实时更新、互联互通,全范围呈现政务服务各类信息。

  智慧政府形象更加具有温度。实现7×24小时的在线咨询接待,切实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政府与群众的交互效率,自“AI智能政务助手”公测以来,共计18016访问人次,45412次访问对话,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享受到政务服务智能化改革的红利,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