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第七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福州举办。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送的案例《以“4+”增值化集成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全省近300个非党群类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与省直部门、其他地市共同参与十佳案例现场展示评比,荣获全省第一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泉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集成化改革引领民营经济体制机制创新,聚焦链条、创新、金融、政务等4个主要领域,实践改革成果增值化,不断增强民营企业韧性动力,努力在福建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中走前头、作表率。
一是拓展“链条+”增值空间,变“各自为战”为“整体联动”。沿“15+5”产业链图谱整合惠企政策,催化链条内垂直整合和横向跨域拓展,构建“搬不走”产业生态圈。二是推进“创新+”增值计划,变“曲高和寡”为“百花齐放”。推动创新政策与招商、产业、教育、人才等专项政策协同叠加,支撑民企向新求质。三是做优“金融+”增值平台,变“供不应求”为“普惠可及”。瞄准民企资信、抵押、过桥等核心痛点,发挥国家级“金改”长尾效应,完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组合,定制针对小微、科创、外贸等场景的分众化金融服务。四是深化“政务+”增值服务,变“坐等上门”为“双向奔赴”。打造“泉心泉意”营商特色品牌,累计推出9批107条服务举措,推动从便捷化向增值化迭代升级。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实体经济持续壮大,“好”的基础更加稳固。泉州培育出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电子信息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泉州现代体育产品集群成为2024年全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晋江运动鞋原辅材料、南安水暖厨卫、德化白瓷、洛江施工装备、安溪半导体照明等5个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市场主体总量破160万家,实现工业增加值跻身全国十强。二是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智”的水平显著提升。R&D投入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培育高企3084家、较2020年增长近2倍、增长率全省第一;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94家,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一、第一。三是发展质效积厚成势,“进”的势头愈发凸显。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超76万件,约占全国1/60;驰名商标总量159件、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数量超1600件,均居地级市前列。今年入选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1—10月工业技改投资增速32%、全省第一。
同时,在本次活动中,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荣获优秀组织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