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泉州市“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_政策解读_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政策解读:《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泉州市“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来源:泉州市发改委 时间:2022-08-03 11:43
 一、出台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泉州在新的起点上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落实碳达峰要求的关键五年。为进一步构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依据《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泉州立足实际,编制了《泉州市“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为“十四五”期间泉州市能源领域发展提供基本依据及指导。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包含7个部分。 

  (一)发展基础 

  2020年泉州能源总量3656万吨标准煤,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25.7%,居全省第一,较2015年增长400万吨标准煤,完成省上下达总量控制目标和能耗强度目标;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用电负荷居全省第一,负荷增速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 

  非化石能源发电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电源装机容量113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装机由2015年的4.4万千瓦增长至38.8万千瓦、年均增长54.6%,光伏发电装机由2015年的5.9万千瓦增长至50.5万千瓦、年均增长53.6%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升7.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4.5个百分点。 

  电力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投入运行31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变电容量分别增长24.5%22.8%,已投运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变电容量均位居全省首位;配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37%,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减少至5.52小时。 

  天然气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形成天然气管网“双气源”供气格局,累计建成城镇高、中压燃气管道2762公里,推动天然气综合智慧监管平台—泉州燃气数字能源工程建成投用。 

  大力推进能源惠民。天然气应用方面,新增安装民用户52.5万户,较2015年提高224%2020年城市燃气消费量达20.4亿方,“十三五”年均增长12.6%,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首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组织开展5批次充电基础设施工程包,至2020年底,累计建成482个充电站、5800个标准公共充电桩,位居全省前三。光伏扶贫方面,“十三五”期间,推动253个光伏扶贫项目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394户贫困户累计享受补助资金800余万元。 

  (二)面临形势 

  在碳达峰行动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产业变革背景下,国家新能耗双控政策与泉州能源消费仍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的衔接平衡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三)总体要求 

  1、基本原则:包括“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夯实基础,协调发展”、“增储上产,安全发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惠民利民,共享发展”、“区域协同,融合发展”6大原则。 

  2、发展目标:从“控总量、优结构、增供给、补短板、强电网、提能效”6个方面入手,结合泉州实际提出细化目标。一是2025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耗及碳排放强度控制在省下达目标范围以内;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90亿千瓦时,用电最高负荷1186万千瓦,年均增长均为5.2%二是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8%提高至25.3%三是电力装机由978万千瓦提高至约123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由41.1%提高至42.4%四是加快泉州LNG应急储备中心站前期工作,争取项目配套码头列入国家交通运输部LNG码头布局规划五是持续提升完善各能级电网。六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由23%提高至32% 

  (四)重点任务 

  1、打造清洁高效能源供给 

  煤电方面,加快建成泉惠热电联产工程12号机组(2×66万千瓦),推动国能神福石狮电厂三期扩建项目(125万千瓦)、晋江热电扩建工程(5万千瓦)前期工作,适时推进泉惠热电联产工程3号、4号机组前期工作 

  清洁能源方面,力争光伏发电项目新增投产100万千瓦以上,谋划储备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推动永春、德化生活垃圾焚烧电厂项目建设。 

  2、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各能级供配电网及变电站点建设。二是推动天然气主干管网对接场站及配套高压管线建设,开展燃气下乡和场站提标改造工作。三是新增标准充电桩2500个以上,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充电网络。 

  3、提升地方能源储备能力 

  原油储备方面:推动泉港等地下水封洞库项目建设。 

  天然气方面:谋划推进泉州LNG应急储备中心前期工作,争取配套码头纳入国家交通部LNG码头布局规划。 

  储能方面:加快推进晋江储能电站二期、安溪化学储能电站工程,加快已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的德化、南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 

  4、推进终端用能清洁替代 

  继续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和改造,重点推动5万吨级以上泊位岸电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电能替代30亿千瓦时。 

  继续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工程,推动天然气锅炉、生物质锅炉、建陶行业干燥塔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壮大光伏、储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规模,培育壮大鲤城江南高新科技园区、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等8个新能源产业发展聚集区。 

  5、提升数字能源发展水平 

  打造各类能源数据应用平台,推动智慧电厂、智慧燃气,对接东南能源大数据中心建立泉州能源数据分中心;依托电网公司、新奥燃气等企业积极研发多能流运行的区域能源管理系统。 

  6、扩大能源领域交流合作 

  积极对接两岸能源基础设施互通工程,推动两岸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 

  (五)重点工程 

  主要包括光伏、天然气、石油、煤电、生物质发电、天然气发电、电网、充电基础设施、储能、能源装备制造等十类重点工程的发展方向及规模,包含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707.63亿元,其中十四五计划完成投资370.86亿元。 

  (六)环境影响与评价 

  对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包括加强能源规划环评工作保障措施、加强能源开发生产运行环节环保措施、加强能源储运环节环保措施。 

  (七)保障措施 

  着重从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引领、完善要素保障、强化项目管理、健全市场体系等方面入手,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制订工作计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有效落实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全力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在用地、用海、用林等方面的指标需求,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您需要开启无障碍服务吗?

30秒后关闭